新闻哪吒带飞的东北富豪,有了新烦恼
首页新闻哪吒带飞的东北富豪,有了新烦恼

哪吒带飞的东北富豪,有了新烦恼

随着《哪吒2》票房节节走高,光线传媒背后老板王长田的身家一度暴涨超200亿元。但在续作要等多年,且可能跳票之下,如何保持IP热度,是光线传媒面临的重要挑战。

作者 | 陈大壮

编辑 | 朗明

图片来源 | 视觉中国

票房破100亿元后,《哪吒2》(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)冲向海外。

截至2月17日,在北美影迷的助力下,该片总票房突破120亿元,超越《狮子王》,成为动画片全球票房第二,并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十!

随着影片热度持续升高,国产动画扬眉吐气,其背后的主要出品方和投资方光线传媒成为最大赢家。在2月17日股价巨震前,公司市值站上千亿。

光线传媒董事长、实控人王长田通过光线控股间接对光线传媒持股35.53%,较《哪吒2》放映前,这位东北富豪身家一度增加了265亿元。

10年动画梦“耗时5年时间,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,由全国138家动画制作公司共同打造。”

网络上习惯用这些关键词形容《哪吒2》的打磨难度。对于王长田来说,哪吒是他十年磨成的一把剑。

出生于大连,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王长田,最初的职业是一名报社记者,后辗转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。

1998年,33岁的王长田从电视台辞职,拉上几个合伙人开启创业生涯,其间他写过策划,拍摄过专题片,也曾厚着脸皮,挨个索要艺人、演艺公司的电话,通过最原始的方式积累了一定的娱乐圈资源,并随即做起了娱乐节目,像《中国娱乐报道》《音乐风云榜》等知名节目,都是出自王长田之手。

光线传媒从娱乐节目制作到影视制作的转型契机,源于2005年前后国内电影行业的爆发。那时,张艺谋的《英雄》、冯小刚的《夜宴》等电影相继在国内大获成功,中国的主流院线在四五年时间内从1000家发展到3000多家。

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后,2006年,王长田试水发行首部电影《伤城》,获得8000万元票房。

以此为开端,王长田的电影天赋似乎一下子被挖掘了出来,2008年的《画皮》、2010年的《全城戒备》、2012年的《四大名捕》,均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。

最让王长田信心大涨的是《人在囧途之泰囧》《致青春》《中国合伙人》这三部大热影片,总计为光线传媒创下了25亿元的票房,他毅然下定决心,停止所有电视节目创作,全面转向电影领域。

王长田

王长田涉足动画电影的时间,是在公司2011年上市后。登陆资本市场这件大事定锤,让他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,站在行业角度,思考中国电影的未来。

在王长田看来,中国动画电影有机会比真人电影更早地走向世界,因为动画是全球通行的电影语言。同时,中国电影市场留给动画电影的发展空间大,机会大。“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市场能有15%~20%的票房比例,而中国可能只有7%~8%,最低甚至仅4%~5%。”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。

针对业内所指出的“动画电影回报慢”的担忧,王长田及光线传媒团队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。

他们认为,动漫行业具有门槛高、周期长和风险较大等特点,但其同时具有成本可控性强、成功作品的利润率高、受众范围广、可系列化等优势。“拿美国市场为例,1元钱真人电影票房可能有3~5元衍生收入,而1元钱动画票房可能产生10元钱衍生收入。”这样算来,动画电影的前期投入显然是值得的。

抱着这样的乐观态度,光线传媒以“投资”的方式切入动画电影,先后选中投资了《大鱼海棠》和它背后的公司彼岸天文化,以及《大圣归来》和它背后的公司十月文化。

2015年,《大圣归来》获得超9亿元票房,被视为“国漫崛起”的标志,算是初步验证了王长田的投资眼光。他趁热打铁,于同一年在光线内部成立了专门的动画电影平台——彩条屋影业,出击投资超20家动漫产业链公司,彼时市面一个夸张说法是,“中国一半的初创动画公司是靠拿光线的钱存活着的”。

大手笔投入下,彩条屋参与的多部动画电影接连问世,挫折却也随之到来。

2017年至2020年的多部动画电影,包括《大护法》《昨日青空》《大世界》《妙先生》,要么票房不及预期,要么叫好不叫座,更别提重现《大圣归来》的辉煌了。

直到2019年《哪吒1》问世,斩获50亿元票房,2025年《哪吒2》再创超百亿佳绩,王长田的动画梦才得以重现曙光。

而两部哪吒电影的大获成功,背后都少不了一个重要人物——导演饺子。

寻找“饺子”2008年,当光线传媒还在为转型拍电影上下求索时,饺子早已在动画电影领域小有成就。

饺子本名杨宇,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,他和王长田有一个共同点,都不是学电影出身的,却都对动画电影执念颇深,只不过,王长田演绎的是“弃笔从导”,饺子演绎的是“弃医从导”。

饺子父母都在医院工作,他报考大学也就听从父母安排,就读了华西医科大学(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)。

但饺子贯彻了哪吒人设中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精神,毕业后选择了一条从零基础开始的动画之路。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告公司做动画师,薪水不错,又是自己喜欢的事情,不料公司商业项目太多,迫使饺子离职,顶着经济压力和旁边人的不理解,开启煎熬的“家里蹲”模式。

在长达三年半的时间内,他憋在屋里自学动画,制作动画,和动画过日子,维持着客厅、卧室、厕所的三点一线生活。

2008年,饺子交出第一份作业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,该片时长16分钟,没有一句台词,却在国内外横扫30多个大奖,被网友称为“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” “国内最具内涵动画片”。冯小刚看后,更是直接向饺子发出了合作邀请,表达了希望未来能与他合作的愿望。

次年,饺子在成都创立“饺克力”动画工作室,然而一个现实是,虽然在圈内小有名气,公司生存靠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外包项目,饺子陷入了刚毕业时的困境。

2025年2月,北京,饺子接受采访

转机发生在2015年,彩条屋总裁易巧从北京飞去成都找到饺子。经饺子了解,彩条屋是由光线影业100%控股的动画电影厂牌,正在全国各地搜罗有潜力的动画长片导演。对方正是在看过《打,打个大西瓜》后,来询问自己,“是否能沉淀3到5年的时间,去制作一部长篇动画作品。”

事后,光线传媒方面透露出选中饺子的另一层有意思的原因,公司当时选导演的标准有两个,一是穷,二是穷但一直坚持着。他们看到饺子后,发现非常符合这两个标准,双方一拍即合。有才华的饺子,投入到立志要做好中国动画电影的光线传媒的怀抱。

第一部电影拍什么呢?饺子联想到中国动画的前世今生,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《大闹天宫》和《哪吒闹海》两部佳作给予他很多灵感。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,饺子选定《哪吒》作为自己的长篇动画处女作,该片2019年一上映,便在口碑和商业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,创下了多个动画电影票房纪录。据悉,该电影耗时三年,实际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。

据易巧介绍,饺子走完最后一站路演就回去闭关,开始构思第二部的故事。虽然上映计划还没有,但凭他对饺子的观察,饺子上下班时间准时,工作非常有规划,所以预测可能四年左右,第二部哪吒能出来。

从2025年春节的放映时间看,《哪吒2》比易巧预测的时间晚了一点。相比于上一部超1600人的制作班底,在前后五年的制作周期里,《哪吒2》总共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了4000位,1900多个特效镜头也超过第一部的1400多个。

如今,度过最黑暗的打磨期后,饺子的个人回报着实不菲。

据中研网粗略计算预测,除了导演费以及可能的导演分成等收入,饺子还可以通过旗下公司可可豆动画等参与《哪吒2》的分账,最终收入可能达到10亿元。

“哪吒效应”之后一部出色的电影,只有特效加持远远不够。前面讲到,光线传媒作为出品方,早期没少在动画电影上失利。

2020年,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用“不敢恭维”来评价当年的动画电影《妙先生》,直言整个动画都在平铺直叙讲道理,故事性完全被掩盖。

光线传媒听从了该投资者的建议,并承诺未来在项目选择上,将更加关注剧本“讲好故事”的能力。

在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看来,光线讲故事的能力,在《哪吒2》身上得到了验证。“电影是对中国经典的爆改而非魔改,这是其获得成功的最大因素。”张书乐称,《哪吒2》根植于经典,将中国文化和潮流文化进行融合,形成国潮,并用二次元的方式,将武侠、喜剧、神话、戏曲等多种文化形式融合在一起。

此外,他还对《财经天下》表示,动画电影一直是国内影视市场上的短板,短板就意味着蓝海,“全年龄向”在《大圣归来》后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的新路径,彩条屋则通过《哪吒》系列拓宽了这一路径,实现了增量市场的达成。尽管主力依然是“新青年”,却实现了国漫破冰、受众破壁、消费破圈。

在扩圈这件事上,王长田2016年不惜一切代价拿下票务网站猫眼也起到很大作用。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:“光线入股猫眼直至控股猫眼,在排片发行中占据优势,和其他的民营电影公司逐渐拉开差距。”

可以肯定的是,蹚出哪吒这条爆款路径后,光线传媒未来仍会加大对动画电影的投入。

公司目前拥有彩条屋和光线动画两条业务线来推动动画电影的创作、制作。彩条屋肩负的任务是和被投资的公司进行合作,光线动画主要工作是对频被提及的“中国神话宇宙”进行规划和管理。光线传媒表示,目前已经具备每年2~3部动画电影的生产能力,在AI等基础上,未来有机会达到每年4~5部的制作规模。

王长田在公开发言中屡次为“中国神话宇宙”造势,称要在几十年完成几十部作品,并将其与漫威相比较。

但问题是,他能保证以后的每部都成爆款吗?

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光线传媒这几年的业绩波动一直不小。

《财经天下》梳理公司历年年报发现,2011年上市至2017年,公司扣非净利润从1.72亿元逐渐涨到5.19亿元,2018年变为-2.85亿元。公司收入前五名的电影有《一出好戏》《超时空同居》《悲伤逆流成河》以及《动物世界》,其中票房最高的为13.55亿元,票房最低的只有3亿多元,电影及衍生品收入较上一年缩水12.99%。

反倒是当年靠出售持有的新丽传媒全部股权,获得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2.39亿元,借此补充了公司现金流。

2019年,受益于哪吒电影的成就,公司扣非净利润较上一年暴涨404.54%,达到8.68亿元。同期公司电影及衍生品的营收增长134.99%至25.32亿元,占营收比重接近90%。

随后的2020年至2023年,光线传媒扣非利润又分别回落至2.35亿元、-4.45亿元、-7.87亿元、3.88亿元,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扣非净利润为4.33亿元,如若没有《哪吒2》的带动,推算2024年全年扣非净利润仍无法达到2019年的峰值。

由此可见,公司业绩波动,与爆款的出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,甚至有网友给出“饺子救了光线传媒”的说法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资本市场对光线传媒的态度。

2月17日,光线传媒盘初触及涨停后急转直下,吓了投资者一跳。截至当天收盘,光线传媒股价大跌14.6%至29.66元/股,市值跌至870.11亿元。与上一个交易日相比,市值蒸发了148.73亿元。2月18日上午,光线传媒股价仍在回调。

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,从1月17日至今,除2天时间外,光线传媒的净流出额都远高于净流入额。市场分析称,影视股股价巨震背后,是获利了结、市场情绪和业绩可持续性担忧共振所产生的效应。《哪吒2》票房利好后已大幅上涨,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,从而引发股价回调。

如果光线传媒把期望寄托于下一部哪吒的诞生,那期限可能过于遥远。饺子近日坦言,之后如果有《哪吒3》《哪吒4》,故事观、世界观会越来越庞大,进入故事的人物会越来越多,可能渐渐会推动到“封神大战”。“但这个想起来我都有点怕怕,因为第二部我们已经没给自己留余地了,第三部确实是很难突破的。”

张书乐指出,“在续作要等多年、可能跳票之下,如何通过其他配合手段,如联名、番外、IP游戏或主题公园等,保持IP热度,是光线传媒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。”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《开始捉迷藏》首播,虽然没有大明星,但不失为非常好看的综艺
下一篇
金巧巧否认诋毁《哪吒2》否认《蛟龙》赔惨才去综艺赚钱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